好医生公众号怎样改用户名

古代医生的各种叫法?

古代医生的各种叫法?

1.宋代以前,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,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,如食医、疾医、金疮医等。宋代始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大夫。大夫本是官名。
2.三代时,天子及诸侯皆设之。分为上大夫、中大夫、下大夫 3 级。
3.秦汉以来,有御史大夫、谏大夫、太中大夫、光禄大夫等名。
4.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,亦称大夫。
旧时,太医院专称大夫。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,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,所以,北方人尊称医生为“大夫”。为了区别于官名,将称医生为“大夫”的“大”读成 dài,而不读 dà。

怎样与门诊医生进行有效交流?

门诊就诊沟通:门诊是绝大部分患者看病治疗必须,也是首先接触到的一个环节。在门诊,医生要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,了解患者的主要问题,做出初步诊断假设,并开出相应的检查,进一步确诊。在该环节的特点是:等待时间长,就诊时间短;患者目的明确,医生主导性强。那么,在该环节的沟通中,作为患者,应该怎么做,才能让医生最快获取自己的信息呢?
首先,努力平和心态。漫长的等待时间,会让很多人不耐烦。所以,一定不要急躁,以免和医生或者其他患者之间发生不愉快的口角。患者等待的时间长,要想一下,医生也是一直在问诊、开方、治疗。每个人的平均就诊时间短,并不是由单个医生做主导的。
第二,对自己的不适,表述清楚。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得到。因为,都很清楚自己看病的主要原因。但是,要注意,你是否是第一次就诊,如果不是,那么最好把你之前就诊的资料带上,这样方便门诊医生了解你疾病的既往治疗情况,判断疾病的进展,评估严重程度。
第三,对医生开的医嘱,也就是告诉你怎么吃药,什么时间复查,一定要问清楚。门诊治疗不同于病房,医生不会也不能随时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。所以,患者自身要清楚自己的治疗计划和措施是什么,并按照医嘱执行,且要定期返回门诊就诊评估,直到康愈。
第四,切忌要求医生开检查。很多人在就诊时,有个习惯:医生,我想做个CT,帮我开个CT检查吧!医生问:为什么呀?有些人会信誓旦旦的说:我上网查了,我这是***病,开个CT检查就可以了。但是,医生还没有了解清楚患者情况,就开检查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,也是对患者不负责的。简单的网络查询,替代不了医生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,进而综合评估,做出初步诊断假设,之后才能开具相应的检查。
第五,相信医护人员。现行网络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,很多人喜欢百度诊疗,也就是上网问一下“度娘”,参照上面的答案和自己比较,去质疑医生是不是开错药啦?开多检查啦?通过网络平台,了解医疗知识,是一件正常的事情,也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,但前提是患者获取的信息是正确的。而且,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,不能一概而论。网络上的搜索结果,只能作为部分参考,其价值是相对有限的。和医生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是非常值得提倡的,但是如果就此产生了质疑,进而不遵从医嘱治疗,则是非常不应该的。
如果患者或家属与医生之间就诊疗过程,产生了意见分歧,该怎么办?在诊疗过程中,确实存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或者不同医生之间治疗水平的差异。如果你已经对自己的医生不信任,不妨选择其他医生或者转院就诊。
总之,医生和患者,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,共同抗击疾病。也许,当今医疗还有很大的局限性,但医患双方,都会为了抗击疾病,而做出最大努力。沟通是交流的基本方式,相互尊重是保证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。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少,希望天下病苦越来越少!